中国人到底为什么拼死买房?

日期 :2019-06-27 16:50:52  来源:富合联盟

人这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,但是最重要的,不外乎“结婚、延续后代、父母养老”三件大事。这是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在起作用。“家”给予我们的动力,也赋予我们责任。也许“家”不等于房子,可“家”一定少不了房子。

中国人爱买房,世人皆知。

那么中国人到底为什么拼死买房?

微信图片_20190627164651.jpg

01

“身价说”

房子虽然是给人住的,

但它却代表了你的绝大部分身家。

虽然我们天天说着“房子是用来住的”,但房子真的只是用来住的吗?

在股市受过伤,转战楼市的人恐怕最有感触。房子绝不可能仅仅是用来住的,否则为啥CPI不将购房纳入消费行为?

这种低频高值消费行为要求我们仔细斟酌:

“地段好不好?户型方正吗?附近有没有什么商圈?属于哪个学区?周围有什么医院?”

这几乎是每个购房者都会考虑的问题。

那么这些问题,不都是以投资的理念来筛选的房子吗?

网上有个很火的段子:

某次同学聚会结束,一行人打车回清华,车上聊到谁谁谁一毕业就买房了,真是人生赢家,大家纷纷表示羡慕。

出租车大爷默默听了一会儿,说,我家拆迁分了几套房,但我就是一开车的,你们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,如果你们清华北大毕业的目标都只是在北京买套房,而不是思考这个国家的未来,那咱们国家真的没希望了。

第一反应觉得大爷说的好有道理,但回头一想,我要是北京有几套房,我也能说得这么轻松。

02

“储备说”

房子是一笔风险储备金。

当你身后有房子作支撑的时候,你会觉得生活更有底气,能够选择的生活方式就更多,敢于尝试的消费行为也就更多。

如果哪天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,把房子卖了,也能瞬间扭转自己的困境。虽然大多数人不愿意选择这样扭转局面的方式,但这种情况却很普遍。

例如,有些创业的朋友会通过抵押房子来获得第一笔启动资金,经营出现问题也能以房子来周转。例如,有些人家庭遭遇大病等不幸的时候,卖房子也是支持医疗的最后一步棋。

房子虽然是一堆钢筋混凝土,但它是有“身份证”的钢筋凝土,70年不变,红本本攥手里很踏实。对以稳字为先的国人来说,除非有更优质的资产出现,否则我们对房子的依赖就不会减少。

03

“教育说”

房子与教育永远也分不开。

就拿没有“学区房”的古代来说,也有“孟母三迁”的案例。好的风气和环境,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关键。

虽然现在我们试图努力避免人们过度追求“学区房”,但目前以及未来,还看不到彻底分离的可能。哪怕是从全世界来看,也没有哪个名校周边的房子不贵。

房子不能决定子女教育质量,但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仅仅因为这个原因,家长们也是乐于买单的。

微信图片_20190627164657.jpg

04

“家庭说”

结婚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,

就是房子。

虽然现代的很多人都不愿意陷入婚姻的“坟墓”,但是主流大趋势,还是将婚姻看成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。

也有许多人不满,认为婚姻不应该和房子挂钩。

可是理想越是丰满,现实就越发骨感。

“结婚有没有婚房?”

“以后有了孩子也租房住?”

“万一以后房东不租了,还得抱着孩子四处找房搬家。”

微信图片_20190627164701.jpg

这些都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,那些真正敢于裸婚的人,结果一般只有两个,要么是继续在底层挣扎,要么是双方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,哪怕没有房子也能过得很轻松。

有这样一个案例:朋友单位的同事,夫妻双方都不是本地人,从相识到结婚,再到生子,都是租房过的,非常辛苦。也不是不愿意买,就是没有足够的资金。所以夫妻两个过得挺不容易。只能将孩子交给老家父母带。如果要父母进城帮他带孩子,又实在负担不起租一套大房子的成本。

为了改变这种局面,他选择了迂回战术,考取了某事业单位的职位,自己有职工宿舍,孩子能上内部幼儿园。虽然整体收入有所缩水,但存几年钱也能看到付首付的希望,也算是解决眼前的问题。

05

“面子说”

房子也是脸面,

代表的是你的成绩。

我们在形容一个人的富裕时,常用这样的句式:

他的房子好几百平呢!

他在市中心有好几套房呢!

她在上海买了自己的房子了!

不得不说,以房产看资产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。

当你有一套房时,周边没房的朋友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羡慕。当你有几套房时,只有一套房的朋友也或多或少有些羡慕。

朋友的哥哥,大学毕业五年,工资在这几年间翻了增长一倍,后来他决定买房。两年之后,他的收入增长了150%以上,因为他总是在想着要还房贷,又想着买车,还想着买好车,房子的压力反倒成了他赚钱的驱动力。

买得起房的人,无论首笔资金谁出的,至少代表了你有获得资源、调动资源的能力。贷款买房的人,因为还房贷的压力大,大部分人会更加努力工作,收入增长幅度也很明显。

06

租房和买房的差异

买房只是前两年的痛苦,

租房可是长久的痛苦。

租房说的再美好,也只是为房东打工,而买房是为自己投资,高下立判。

网上流传了许多很火的问答,摘录其中两段:

【问】年轻人,应该去买房还是租房呢?

【答】无论是年轻人也好还是老年人也好,都需要自己有一个正确的想法。租房子,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任何真实的实物存在的!买房子,买了这个东西就是你的,它其实除了有居住的功能外,还有个特别重要的功能,它能够自然升值。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,这种特别自然的升值,在人口相对密集和聚集发展的城市区域,其实是十分有保障的。

【问】对于我们的年轻人来说,你建议他们去租房还是自己贷款买房?

【答】无论对象是年轻还是成年,只要你是有自己的经济支付能力的,其实我认为都应该自己买房子。买了房子,至少最后资产价值是还在的;而租房子的话,最终所有的付出都是在未来会一无所有的。

为什么中国人热衷于买房?

首先,当然是归结于中国传统社会对于房子的执念。古代不同的位分,住相应规格的府邸,《礼记》中记载:“天子之堂九尺,诸侯七尺,大夫五尺,士三尺”,再例如《红楼梦》中得知元妃省亲的时候,大观园各角落要装璜得富丽堂皇,房子的模样就意味着整个家的生存状态。

其次,是中国国民心中的不安全感。房子是实物,买了房子是着实摸得着、看得见、住的上的。举个例子,文革过后,有很多人患上了一种“食物囤积症”的心理疾病,就是那些即使过期了的食物也要放起来不舍得扔掉,就是源于文革时那种深深的饥饿感带来的后遗症。中国人买房也是一样,基金、股票、证券这些都是屏幕上的数字,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只有看得到的,才是自己的,就像身边有很多的父母,到现在都宁愿把钱藏在家里,也不愿意把钱存银行一样。

再者,当然是房子的投资回报,相比于股票、证券、基金的而言,一定是高的。10年前买的股票和10年前买的房子,两者相比,带来的增值空间,这样一比是显而易见的。而银行贷款这一便利,又减少了房子的成本压力,降低了投入门槛。

 

关键词:中国人到底为什么拼死买房?

相关资讯

免责声明: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,所有楼盘信息以开发商最终公布为准,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。刊载的楼盘资料不视为楼盘已达到可售标 准,仅供参考和借鉴, 购房者 在购房时需慎重考虑。参阅本网站的用户,应被视为已确认得悉上述立场。